移动推广的本质是在手机终端向消费者宣传企业或产品信息,其原理遵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,从用户看到、发现产品到用户感兴趣,再到用户比价、最终购买,形成漏斗模型。
从曝光——点击——注册——购买
比如某企业在百度上投放一个移动关键词广告,消费1000元,带来500次点击,2.5万次曝光,50个注册用户,5个买家。
从曝光到点击,再到注册购买,都是一个逐渐流失的过程。
对于推广者来说,要提高推广效果,需要优化整个漏斗模型。比如优化点击率、点击率、注册和购买。
优化你的landing page和素材
当我们合理优化注册和购买环节时,通过引入流量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。
最重要的是你的长页。你需要快速抓住用户的眼球,让他点击按钮,比如注册或者购买。同时,有趣的文字和图片也能带来分享和传播,这是移动推广最大的优势。
定页优化原则的关键是设计之美,文案的精致和按钮的标识。
此外,还需要优化材质贴图。一般来说,美女会带来更高的点击率。这将降低你的广告成本。
基本名词
Cpm:千人成本。
Cpc:每次点击费用。
Cpt:按时间收费。
Cps:绩效工资。
Ctr:点击率。
注册会计师:注册费用。
Cac:购买成本。
投资回报率:产出比。
Dau:日常工作。
Mau:每月工作。
几种推广方法
新闻炒作:新闻网站上的新闻稿可以发布在网站上,也可以来自媒体。
社交:在微博、微信上炒作话题,导致用户传播。
线上推广:在各种广告平台投放DSP或固定广告位。
电视宣传:TVC通过电视传播。
线下推广:地面活动、路演、硬广。
无论你采用哪种推广方式,都需要优化你的漏斗模型。通过估计每个阶段的数据,我们可以评估广告效果。在实施过程中,通过实时反馈数据,进行对比优化,最终提高整体产出率。
比如放入固定的广告位,按照CPT付费,出版价格每天20万,打折后每天10万,可以点击。可以带来100万左右的曝光,预计点击量5万,单次点击成本4元。值得投入吗?可以和CPC收费渠道比较,同时要考虑品牌曝光带来的品牌效益。
本文由@刘玉民(微信微信官方账号:刘玉民)提交,大家作为产品经理发表。未经允许禁止复制。